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产经 -> 财经第一线
宁报视点|小小票根“串”起长长消费链
2025-09-08 08:43:23   
2025-09-08 08:43:23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近日,银川市各大商场客流量有所增加。记者 徐琳 摄

银川首届手账节为外地游客提供“凭交通票根领定制礼”服务。记者 杨娟 摄

“银票有礼”为贺兰山岩画带来更多客流。记者 杨娟 摄

览山音乐季让票根成为衔接“流量”与“留量”的关键点。记者 杨娟 摄

  一张看似普通的票根,正成为激活消费的“金钥匙”。日前,我区借助举办2026年亚足联U20女足亚洲杯预选赛、2025·阅云湾览山音乐季等活动,从足球赛场到音乐季现场,从商业街到小吃店,用“票根经济”串联起吃、住、行、游、娱、购等多元消费场景,将单一消费行为转化为更长的消费链条,带动形成更多消费增长新亮点。

  “真金白银”提升票根“含金量”

  演出散场、赛事落幕,曾被随手丢弃的票根,如今在银川成为撬动消费的“金钥匙”。从大型演艺活动到体育赛事,小小的票根串联起商圈、景区、餐饮、交通等多元消费场景,不仅让“一时热闹”转化为“持续消费”,更探索出“一个舞台撬动全域旅游、一张票根激活全城消费”的新路径。

  今年6月以来,40余场大型活动密集登陆银川,为城市聚拢超高人气。为了让流量变“留量”,银川市推出“银票有礼”计划,让门票与消费市场深度绑定,持票根可在西夏陵、贺兰山岩画等10余家旅游景区享折扣,在阅彩城、悠阅城等商圈近200家商户享优惠,甚至能免费乘坐接驳车、领取特色礼品。

  “本是来看张信哲的,结果逛遍了银川!”8月18日,来自内蒙古的游客王自容手持览山音乐季门票,带着家人打卡了贺兰山沿线多个景区,在阅彩城享受到餐饮折扣,还体验了鸣翠湖的夜游项目。这张票根不仅是演出入场券,更成了她的“银川消费地图”,带动全家完成两日深度游。

  票根的“魔力”在商圈体现得尤为明显。览山音乐季期间,银川市阅彩城延长闭店时间,设立会员补给站,近50家商户参与优惠活动。数据显示,8月16日至17日,阅彩城总客流达20万人次,同比增长15.83%,销售额同比增幅15%,其中商业街客流增加85.29%。“下午到夜间的客流量几乎是平时的两倍,很多顾客都是看完演出直接过来消费。”阅彩城营销部经理王昱说。

  银川市悠阅城则推出“折上折”:持票根可享受商圈15元团购80元优惠券,同时叠加票根折扣。这一策略让消费者平均停留时长超3个小时,带动整体客流和销售额同步攀升。

  而在览山公园周边,烧烤店营业额翻两番,出租车司机收入翻倍,形成“演出热—消费火”的良性循环。

  航空与文旅的联动同样亮眼。暑运期间,银川河东国际机场除了在优化和加密航线上进行调整,还联合文旅部门推进航旅深度融合,游客乘机近期可享受多家景区、酒店的折扣优惠。“我们累计15天单日旅客吞吐量突破4万人次,创两年来新高。”宁夏机场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李彦博说。

  “演唱会票根就像一根线,把景区、商圈、交通这些珍珠串成了项链。”银川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赵学萍的比喻生动贴切。

  眼下,银川市正将“票根经济”从短期活动转化为长效机制。赵学萍介绍,银川文旅集团正依托览山公园等核心地标,持续推出“焕新览山·多彩文旅季”,融合落日合唱、无人机秀、文创市集等业态,打造“白天体验+夜晚狂欢”的全时段消费场景。未来还将持续探索“演艺+文旅+科技+消费”多元路径和跨界融合品牌活动,推动览山、阅海片区形成城北夜间经济集聚区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“银票有礼”活动已吸引1.5万名乐迷凭票根打卡各类消费场景,重点商圈客流量提升超30%。“这次览山音乐季演唱会生动诠释了‘一场演出带火一座城’的文旅效应,小小票根功不可没。‘票根经济’不仅拉动了消费,还让更多人认识了银川的多元魅力。”赵学萍表示,随着后续更多文商旅体融合大型活动落地览山公园,“音乐+生态文旅”双IP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多区内外游客的欢迎,这张“小纸片”有望成为城市新名片,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活力。(记者 杨娟

  一纸票根的“N”次方

  一张小小的票根,如何从单次消费的凭证升级为撬动全域消费的纽带?览山音乐季的实践给出了答案:以开放思维打破壁垒,用创新机制串联资源,让票根成为衔接“流量”与“留量”、短期消费与长期活力的关键节点。

  “票根经济”的核心在于“联结”,而打破行业、区域、业态的边界是延伸链条的第一步,银川市阅彩城的探索颇具启示:今年年初,阅彩城与漫葡小镇推出联名套票,实现“一张门票通兑餐饮、夜游、停车”,此外,阅彩城借举办银川首届手账节之机,为外地游客提供“凭交通票根领定制礼”服务,将文化活动与跨城消费绑定。这种“票根+N”的模式,让单一消费场景辐射至多元领域,形成“一业兴带百业旺”的乘数效应。

  旅游爱好者张涛涛憧憬着“一票在手,优惠全有”:“我希望这根票根能够在全国联动,这样不论在区内还是区外,都能享受到票根服务。还希望展会门票能够换购一杯咖啡、体验一次观景,让实惠来得更彻底。”这些“脑洞大开”的愿望背后,是对打破行业壁垒、万物联动的美好渴望。

  “票根经济”的“生长”,需要超越简单的折扣让利,转向构建沉浸式消费场景。今年以来,银川文旅集团打造的“音乐节+文旅”模式,通过演赛活动不仅让票根成为旅游景区、商圈的优惠凭证,更通过接驳车接驳、夜间市集联动,将3个小时的演出延伸为“两日游”的深度体验,带动1.5万名球迷、乐迷打卡多元消费场景。这种“以活动为引爆点,以票根为连接线”的思路,让短期消费转化为对城市的持续探索。

  银川文旅集团董事长张帅表示,接下来“焕新览山”系列活动将通过“白天体验+夜晚狂欢”的双线运营,让“票根经济”融入城市日常。未来,也将探索全国性票根联动,如外地游客持本地活动票根可享异地优惠,让票根真正成为连接城市的“消费纽带”,推动区域协同发展。

  当票根从“优惠凭证”变为“体验入口”,消费链条便有了更丰富的“生长”维度。(记者 杨娟

  消费者:票根好用方能留住人

  8月18日,初秋的览山公园,晚风裹挟着音乐声与欢呼声,览山音乐季第二场演出落下帷幕。散场时,来自甘肃兰州市的游客杨超收好票根:“这可是银川的朋友推荐的‘优惠密码’,明天去阅彩城吃顿冰煮羊,还能买杯宝珠奶酪的奶茶,都是8.8折优惠,这种‘一票多用’的感觉很值,像是给旅行加了份惊喜。”

  这场音乐盛会不仅点燃了宁夏文旅市场的热度,更让“票根经济”成为消费者热议的焦点。手持一张演出票根,就能在衣食住行中解锁很多优惠,这样的消费模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。

  记者了解到,览山音乐季作为今年宁夏文旅的“重头戏”,为乐迷备好惊喜——加入“银票有礼”活动,持音乐季门票不仅能参与贺兰县、兴庆区、金凤区的购车补贴,还能享受10余家热门汽车品牌“银票有礼”专享优惠活动,更能在全城零售、餐饮、住宿、娱乐等场景持续享受福利。“我观看的是8月9日那场演出,为了避免堵车,我把车停到阅彩城,凭票根坐免费公交往返,确实很方便。”固原市市民张兵兵说。

  不过,优惠背后的“弯弯绕”也让不少人犯了难。银川市市民马蕊原本计划用票根在“兰湘子·湘菜小炒”消费,但发现用票根消费的优惠力度不如抖音团购的代金券。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“比如一顿饭总价是100元,用票根打8.8折后是88元,但是抖音上的代金券是69元代100元,算下来不如购买代金券便宜。”

  “如果不是朋友推荐,我根本不知道票根可以用于多种消费。我大致看了一下,推荐票根消费的消息都是本地公众号和媒体发布,很多优惠政策外地人难以有效触达。”杨超说。

  记者在走访银川市阅彩城、金凤万达等商场时,发现门口醒目处并未张贴票根消费优惠海报,多数店铺的优惠信息只能通过咨询服务员才能得知。这种信息壁垒不仅让外地游客犯难,连本地消费者也时常“踩空”。马蕊坦言:“逛街的时候,我得挨家挨户问票根可不可以用,太麻烦了。”

  采访中,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,都表达了相似的期待:希望优惠规则能更简单透明,不用拿着票根到处问“能不能用”;建议商家推出更多折扣低的优惠活动,将票根的优惠范围由银川拓宽至其他市、县(区),方便游客使用。还有消费者建议,不妨参考主流平台的优惠模式,推出“无门槛直减”“全场通用”等简单直接的政策。

  “票根经济”的本质是用真诚连接起活动与生活,让游客和市民在参与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。期待未来,手持票根的游客不必再为“能不能用”犯愁,不必为“划不划算”纠结,而是能在宁夏的每一座城市、每一个消费场景里,轻松解锁“一票在手、优惠全有”的畅快体验。(记者 徐琳

  散场之后如何续写精彩

  如今票根消费热潮之下,隐忧也悄然浮现。“补贴停、客流断”的现象在部分消费区域逐渐显现。今年5月,在音乐季期间凭票根消费可享折扣,政府与商家共同补贴让利。“但音乐季落幕、补贴结束后,6月客流就降下来了。没有持续让利的动力,我们的参与度也会降低。”银川市漫葡小镇某文创店铺负责人马成峰坦言。

  针对“票根经济”存在的挑战,宁夏旅游协会副会长赵晓梅点出关键:“缺乏长效利益分配机制,各方难以形成共担风险、共享收益的命运共同体。”

  另一方面,技术瓶颈如同无形的墙,阻碍资源全域流动。“票务系统、酒店预订、移动支付等平台数据互不相通,支持的商家也有一定局限性。票根带来的优惠用起来不太方便。”游客王磊说。

  如何让“流量”真正扎根,生长为枝繁叶茂的“生态”?

 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立新认为:“需构建市场化运作的长效机制,政府角色应从‘补贴者’转向‘规则制定者’与‘平台搭建者’。”他建议,以消费数据为纽带建立科学透明的收益分成模型,让景区、商户、平台依据引流效果公平分享收益,激活内生动力。

  打通数据壁垒已刻不容缓。王磊建议,票根上可以附上“城市消费云图”的手绘图或者二维码,一张票根或可解锁全城个性化推荐——看完球赛或演唱会,系统依据兴趣推送附近特色深夜食堂。

  当音乐会散场、哨声吹响、人流退去,城市重归日常节奏,那些曾被紧握在手、传递于商家之间的票根,不应就此沉寂于抽屉角落或化为纸屑。它们承载的相遇的喜悦、被认可的温暖、探索的满足,才是消费行为最珍贵的沉淀。“票根经济”的真正重量,在于它能否让瞬间的欢愉沉淀为长久的情谊,让流动的消费固化为城市温暖的年轮。(记者 王瑞

  【记者手记】

  票根之上,温度何寻

  当足球的激情与音乐的浪漫在宁夏相遇,不仅书写着商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发展篇章,更藏着献给球迷的“城市惊喜”。

  览山音乐会期间,银川市阅彩城某餐饮店营业额涨了三成。店主引导店员不仅要做好服务,还要把客人当作朋友。顾客马刚感受到满满诚意,开心地说要把这家店推介到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,让更多人感受到宁夏的热情。

  这段“双向奔赴”道出了“票根经济”的朴素内核。它远非冷冰冰的“满减”“折扣”可以概括。此刻的票根,已悄然转化为一座微小而温暖的信任桥梁,连接起活动方、商家与消费者。

  然而,“票根经济”的旅程并非总是温情脉脉。当技术壁垒让便捷沦为尴尬,当同质化的“优惠”消解了独特体验的惊喜,当短视的“收割”取代了真诚的共赢,消费者的失望清晰可感。这提醒我们,票根若仅被视作“引流工具”或“促销手段”,便辜负了它所承载的可能性,而智慧城市的落笔,也往往就卡在这些细微的细节上。

  散场时刻,满地票根不该是废弃的凭据,而应是下一段温暖相遇的种子。当我们赋予这张纸片尊重、便利与真情,它自会扎根生长,串联起一座城市绵长的心跳。(记者 王瑞

【编辑】:王雪玲
【责任编辑】:邹炜新